一、抑郁症
抑郁症正受到广泛关注,反映出社会压力对人的心理产生的重大影响。
主要表现为心情不佳,对事物失去兴趣,病人常感到无法快乐,整天愁眉苦脸,思维迟缓,反应迟钝,说话少,精力不足,不愿活动,失眠、食欲下降、体重减轻,严重时会感到自责和罪恶感,甚至有自杀行为。
二、强迫症
强迫症是指反复出现在患者头脑中的刻板思想、观念或冲动,表现为反复思考无意义的事情。
例如反复担心自己是否说错了话,反复询问他人自己说了什么;反复担心自己是否做错了事,反复检查事物的正确性;反复回想过去发生的事情;反复担心自己会被细菌和毒物感染,反复洗手、洗澡、洗衣服。虽然这些想法来自患者的内心,但他们却感到困扰并无法控制。
三、恐惧症
恐惧症是指对特定物体、活动或情境产生强烈恐惧,并伴有头晕、心悸、出汗、颤栗,好像随时会昏倒。
例如害怕空旷、封闭、高处等场所,害怕社交场合,害怕猫、狗、打针等。尽管患者明白这种恐惧是过分且不必要的,但他们无法控制地回避这些情境。
四、精神分裂症
这种疾病有多种类型的表现,偏执型表现为听到无人说话的声音,多疑敏感,逐渐发展为夸大和被害等多种妄想。大多数病人沉浸在幻觉或妄想中,不与周围人交流。
青春型表现为言语增多,情绪不稳定,行为紊乱,幼稚而奇特。
紧张型主要表现为动作缓慢,说话和动作少,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不动,或者正好相反,行为冲动,难以理解,砸东西,伤人毁物等。
单纯型表现为孤僻、消极、活动减少、生活懒散、情感逐渐淡漠,日渐脱离现实生活。
五、自闭症
自闭症,又称孤独症,在现代社会中患病率越来越高,也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起病于婴幼儿期,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,表现形式多种多样。
患儿常缺乏目光交流,不会使用面部表情、手势和姿势与他人交流;言语声调、重音、速度和节奏异常,经常发出古怪的声音,不会用语言表达,也不会用手势和模仿等与他人沟通;往往听不懂指令,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痛苦,很少提问,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,只会拉人、推人、搂抱方式与同伴交流。
他们对人缺乏兴趣,冷漠无情,对集体游戏不感兴趣,喜欢独处,自己娱乐,兴趣狭窄。在行为上,他们常常寻求刺激,自残,或者表现出刻板和古怪的行为。
六、痴呆症
痴呆症反映了我国老龄化进程对精神疾病的深刻影响,分为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。
前者是长期脑血管疾病的结果,后者又分为早老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。
它们的共同表现是智力和记忆力的日益恶化,严重者不认识家门和家人,经常走失,甚至不能照顾自己的生活,失去大小便的控制能力。
七、焦虑症
焦虑症有两种主要表现,一种是在正常活动中突然发作的极度紧张、恐惧,心悸、窒息感,害怕自己会发疯或死亡,感到濒临死亡,以至于大声尖叫、求救。
另一种是经常出现、持续存在的、不知道原因、不知道针对什么的紧张、担忧,如揉手、踱步等。
八、失眠症
失眠症是指对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的长期不满意,可能导致入睡困难、浅睡、易醒、多梦、早醒、难以再入睡、醒后感到不适和疲劳,或者白天感到困倦。
失眠可能引发焦虑、抑郁,或者产生恐惧心理,还会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,影响社会功能。
九、人格障碍
人格障碍是指个人明显偏离正常人格特征,形成一种与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异常一致的行为模式。
这种模式明显偏离特定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(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方面),明显影响社会和职业功能,导致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,患者因此感到痛苦,往往被周围人认为是“怪人”。
十、厌食症
厌食症是一种常见于青少年女性的异常进食行为,特点是有意限制饮食,致使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,通过过度运动、催吐和导泻等手段减轻体重。
患者常过于担心变胖,即使明显消瘦也认为自己太胖,即使医生解释也无效。有些患者通过胃部不适、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限制饮食。常伴有营养不良、代谢和内分泌紊乱,女性可出现闭经,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,青春期前的患者的性器官处于幼稚状态。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间歇性的暴饮暴食。
这些是十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的表现,正确识别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干预,并为治疗提供最佳机会,取得积极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