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身体各部位出汗代表什么

夏季天气炎热,容易出汗是正常现象。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。然而,如果出汗的方式、汗液的量、色和气味发生改变,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,因此应引起重视。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身体出汗的症状吧。

手心脚心出汗多

手心容易出汗,脚汗和腋窝汗也出得厉害。《伤寒明理论》指出,多由脾胃湿蒸导致,进而影响四肢手足。这种出汗一般是脾胃、肠道不适的表现。如果伴有口干、牙龈肿痛,可服用牛黄清胃丸、清胃黄连丸等清胃热的药物。如果伴随腹部胀满疼痛,大便不通,可能是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,可服用通便药。此外,也有一些外用的方法,比如用白矾或葛根煎汤泡脚,或者用黄芪防风煎汤洗手,经常采用这些方法也会有所改善。

头面部出汗多

老年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,常常出现头部出汗过多的情况,这多属于气虚症状。头顶出汗时,宜滋肾清肺,可用麦冬泡水喝,适当吃一点百合粳米粥,可以润肺止汗。每当吃饭时,就头汗淋漓,身体发热,这可能是泻胃火为主的症状,并注意不要吃得太过油腻,多吃新鲜蔬菜,保持清淡饮食。也有人是因为湿气太重,额头部位容易出汗,平时要多吃利水排湿的食物,如薏米、山药、地瓜、冬瓜。

白天活动时出汗多

即使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,仍然会大量出汗。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、说话声音较低、食欲差、易感冒等特点,中医认为这是气虚的表现。饮食上多食用山药、豆浆、牛羊肉、扁豆、栗子、核桃仁等,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来补益机体,缓解气虚。还可以通过太极拳、八段锦等结合动静的运动来增强体质。另外推荐一款黄芪红枣汤,黄芪30克,红枣20枚,猪瘦肉100克,水煎服。适用于气虚不固的自汗症状。

半夜出汗多

这种情况常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。入睡后,在半夜或黎明时分,胸部、背部、大腿等地方会大量出汗,出汗量较多,睡觉时出汗,醒来后汗止,中医称之为盗汗。这些人常有失眠、手脚心热、心烦、两颊潮红、口咽干燥等特点,多为肾阴虚和肝火旺所致。应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,切勿饮酒,并多吃一些新鲜蔬菜,注意劳逸结合。被褥、铺板、睡衣等物品应经常清洗晾晒,以保持干燥,并且经常洗澡,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。此外,低血糖、甲亢、糖尿病等疾病也可以引起多汗,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。

如何擦汗最科学

不宜擦——当你的体温还没有马上降下来,外部环境温度也没有太大变化时,不宜立即擦汗。

体表的汗液可以帮助皮肤降低体温,如果立即擦去,反而不利于体表散热,机体仍然需要继续出汗。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表面的辐射、传导、对流和蒸发汗液来实现的。在高温条件下,人体产热增加时,汗腺就会分泌大量汗液,这些汗液会带走大量热量,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。因此,如果出汗后立即擦去,就不能发挥蒸发散热的作用。同时,由于热量没有散发,汗腺还会继续分泌汗液,体内的盐分、维生素等也会随之消耗掉,不利于健康。

夏天适量出汗是正常的,但如果过度出汗,也会伤害身体。中医认为汗是心之液,出汗过多会耗气、伤津液。津液损伤后,会出现口渴引饮、唇干口燥等症状。如果不及时补充体液和治疗,津液继续损伤,超过生理代谢限度,就会耗伤元气,出现身倦乏力、头晕、眼花、心慌、气短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,甚至猝然昏倒,丧失意识,可能导致死亡。

如果需要减少不必要的多汗,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要讲究卫生。勤洗澡、勤换内衣裤和鞋袜,穿吸汗透气性好的衣物,以便汗液及时蒸发,减少在体表的滞留。此外,还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,少饮咖啡、茶等热饮,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,因为这些都是导致多汗的重要因素。

宜擦——如果身体皮肤出汗后,进入空调房间,最好用干毛巾或温热毛巾擦汗,也不宜用冷水或冷毛巾擦拭,并避免直接受到冷风吹,以免感到寒湿。

皮肤受到冷的刺激,毛孔会紧闭,毛细血管也会收缩,导致体内积热无法散发出来,此时人体会感到闷热。如果用温热水擦洗皮肤,可以迅速打开毛孔,扩张毛细血管,提高热量散发的速度,让人体快速感到凉爽舒适。当身体出汗后,注意不要用湿冷毛巾擦拭皮肤和冷水洗澡,而需要用热毛巾擦去汗湿,休息片刻,让汗孔慢慢收缩后再进入有冷气的房间,或者洗温水澡。

夏天经常听到人们说,腰酸背疼,湿重困身,也是由于长期汗出后迅速进入空调房间,骤然受到风吹夹寒带湿的影响而引起的,也是中医所说的六淫中风、寒、湿等邪气所致的不适感。因此,夏天出汗过多后,要注意及时补充体液,根据内外温度平衡的原则,适时用热毛巾或干毛巾擦去汗湿,切记不要因一时贪凉而伤害自身健康。

从中医角度来看,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,血汗同源,因此出汗过多会耗气,损伤津液和心血。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,夏季常常出现虚汗的症状,因此更需要警惕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