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7日是大雪节气,你知道关于大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吗?大雪节气的习俗主要包括腌肉、吃红薯粥、观赏封河和吃羊肉进补。今天小编为您介绍大雪节气的这四个习俗。
大雪节气习俗
1、大雪腌肉
大雪节气的其中一个风俗是腌制肉食。南京有句俗语说“小雪腌菜,大雪腌肉”。到了大雪节气,每家每户都要忙着腌制“咸货”。人们用传统的方法把新鲜的食材加工成香味扑鼻的美食,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。
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“年”的怪兽,它头上长着尖角,凶猛异常。每到除夕,“年”就会从海底爬上岸来伤害人们。为了躲避伤害,人们在年底都要储备大量的食物。肉、鱼、鸡、鸭等生肉类不能保存太久,所以南京人想出了将这些肉类腌制保存的方法。至于新鲜蔬菜,则采用了风干的方法。
具体做法是先将盐加入锅中,加入八角、桂皮、花椒和白糖炒熟。当炒熟的花椒盐冷却后,涂抹在鱼、肉和禽类的内外部,反复揉搓,直到肉的颜色由鲜红变暗,表面有液体渗出为止。然后将剩下的盐连同肉一起放入缸中,用石头压住,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。半个月后取出,将腌出的卤汁加水烧开,撇去浮沫,放入晾干的禽畜肉,一层层码在缸内,倒入盐卤,再压上大石头。十天后取出,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干,以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2、吃红薯粥
大雪节气后,气温逐渐变冷,人们都十分注重保暖,纷纷穿上冬装,以防止受冻和出现冻疮。鲁北地区有句俚语说“碌碡顶了门,光喝红黏粥”,意思是天冷了就不外出串门,只在家里喝温暖的红薯粥度日。
红薯中含有大米和面粉所缺乏的赖氨酸,赖氨酸可以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的成熟,抗癌因子与细胞中的蛋白质结合,提高人体的抵抗力。秋冬季节食用红薯还有防止干燥的功效,但也要注意适量,不要过量食用。
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如果脾胃功能比较弱,建议多喝一些红薯粥,因为红薯易于消化,对保护胃肠道有益,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,使排便更加顺畅,解决便秘问题。在食用红薯时最好搭配一些咸菜,可以有效抑制胃酸的生成。
3、观赏封河
“小雪封地,大雪封河”,北方有“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”的壮丽景观,南方也有“雪花飞舞,漫天银色”的迷人画面。到了大雪节气,河水都结冰了,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玩耍。
大雪节气之后,北方已经银装素裹,堆雪人、溜冰、滑雪和打雪仗是年轻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。对于喜欢室内活动的人来说,喝上一碗热腾腾的汤,或者享受一顿火锅也是经济实惠的保暖之道。
4、大雪进补
“冬天羊肉劲补,可以上山打虎。”在大雪节气,南京人喜欢以进补羊肉为最爱。羊肉可以驱寒滋补,益气补虚,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保暖能力。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,帮助消化。专家建议,冬天食用羊肉时可以与山药、枸杞等食材混搭,以增加营养。
上海人讲究食补,大白菜炖肉和炖得烂糊的肉丝、酸甜可口的红山楂都是大雪时节不错的饮食习惯。大雪节气前后,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。南丰蜜桔、官西釉子、脐橙、雪橙这些水果都很受欢迎,多吃可以补充水分,对抗冬季干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