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管疾病要怎么预防

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以引起一系列心脏和血管的病变,但除了心悸、心前区疼痛这些明显症状外,在心脏发病早期就有一些皮肤、四肢、呼吸上的体表征兆,了解这些征兆,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。那么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症状呢?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!

皮肤

若一个或数个指(趾)经历了由白变紫再变红的过程,则是典型的雷诺综合征症状。由指(趾)动脉开始,到毛细血管和小静脉,先后发生痉挛或功能性闭塞,因而局部皮肤苍白。之后动脉痉挛先于小静脉痉挛消退,而造成毛细血管内血液淤滞、缺氧,出现紫绀。血管痉挛解除后,局部循环恢复,并出现反应性充血,故皮肤出现潮红,最后转为正常色泽。

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,患者早期皮肤轻度潮红,随着病情发展,可呈苍白色或青紫色。发生血管痉挛时,患肢可突然剧烈疼痛,皮肤冰冷而呈苍白色。

如果脸色呈暗红色,可能是患了风湿性心脏病、二尖瓣狭窄。如果呈苍白色,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。当脸色灰白而发紫,表情淡漠时,或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症状,需重视治疗。

呼吸

呼吸困难、短促通常都是心脏病的第一征兆。当进行轻微活动,或处于静止状态时,若出现呼吸短促现象,但不伴咳嗽、咳痰,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。通常心功能不全时,血液和氧气不能很好地输送到心脏,从而导致呼吸困难。

耳朵

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。另外,如果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,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;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如小指粗的表筋,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的先兆。

四肢

中老年人患心脏病时,往往会出现下肢水肿,这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的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。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,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,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。

上述体表特征出现并持续存在时,应引起一定的重视,及时到医院检查。体表的早期症状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,但还需进一步到医院确诊。

心血管病的预防方法

第一周:开始行动

头一周的锻炼目标非常简单,那就是行动起来,让自己的身体开始适应运动的模式。此时固定的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,可以使用健身房里的健身器械或通过跑步、骑自行车、游泳等方式,进行三次中等强度的锻炼。再次,锻炼后休息一天。这个星期,你只需要考虑锻炼模式,不用过多地关注锻炼效果。但为顺利排出体内毒素,每天应保证至少喝两升水。

锻炼强度:每次锻炼30分钟左右,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。

第二周:间歇性锻炼

通过第一周的预热,你会感到身体充满了活力。这周的间歇性锻炼,能使你避免在工作压力与恢复周期的相互交替中感到过度疲惫。快走、跑步、骑自行车或使用健身器械是合适的锻炼方式。锻炼过程由3分钟中低强度运动和2分钟高强度运动交替组成。这既能保证你在剧烈运动后得到充分恢复,也为下一个间歇性锻炼做好准备。注意每天多吃水果,但不要吃含白色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如面包、奶酪等。

锻炼强度:先进行一般的有氧运动,接下来是间歇性锻炼,将提高心血管机能的3分钟低强度运动和2分钟剧烈运动交替进行,重复上述两个步骤6次。

第三周:对抗性训练

它有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。需要注意的是,除了富含抗氧化剂的绿茶,尽量避免将咖啡和碳酸饮料纳入你的生活。

锻炼方法及强度:先进行间歇性锻炼,再进行30分钟左右的力量训练,如弓步、半俯卧撑、扶健身球做下蹲、单手握哑铃作划船状。

第四周:分部位练习

此时,又到了再次加大锻炼强度的时候了。试着增加每次间歇性锻炼的时间,同时将身体划分为上、下两部分进行锻炼,即加强对身体上、下部分肌肉群的锻炼。不要担心锻炼后肌肉有轻微的酸痛感,这种情况很正常,不会造成伤害。

锻炼方法及强度:1.进行间歇性锻炼;2.针对上肢的锻炼:向下拉伸手臂、转腰、两手在背后交叉下拉(坐式)、两腿屈伸(坐式)、单臂举哑铃;休息两分钟后,按顺序重复上述动作2次;然后休息半分钟,可用坐式屈团身(双腿伸直,上身后仰,身体保持平衡,然后屈膝收腹,使腹肌极度折屈。练习中双脚始终不能触及地面或床面)等方法锻炼腹肌。3.针对下肢的锻炼:腿部推蹬、弓步、踏板练习、3分钟骑车练习,重复上述动作4次。

第五周:补充能量

在顺利度过上星期,并享受了增加锻炼强度的过程后,现在你的能量水平将要达到峰值。从这一刻开始,需要改善自己的肌肉张力。如果发现自己产生了强烈的饥饿感,在锻炼后一定要补充一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。不需要吃太多,很少的食物就能让你从高强度的锻炼中恢复过来,并有效地阻止再度产生强烈的饥饿感。

锻炼强度:1.进行间歇性锻炼;2.锻炼上肢;3.锻炼下肢。

第六周:快要靠近终点

最后一星期,你会发现并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梦幻般的改变,不过,一定不能让自己的辛苦锻炼成果付诸东流,下定决心将运动保持到新年吧。锻炼方法与第五周相同。需要强调的是,以上任何运动,都要有5分钟的准备活动以及运动后的5分钟调整活动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