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拳千变万化,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。武当13式太极拳综合了内外功法,外有太极十三势,内有武当内家拳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。
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,以静制动,以柔克刚,以四两千斤,后发先制为特点。同时,它也具备动如行云流水,绵绵不断,刚柔相含,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。更重要的是,武当内家拳还具有发掘人的潜能,开发人的智慧,充实人的精神,强健人的体魄,改善人的健康,延长人的寿命等独特功效,是中华武术的精髓,东方文化的瑰宝。
太极拳法,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太极拳套路,它由俩仪、太极、无极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、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完整的修炼功法,由外至内,由动至静,从初级到高级,动静结合,内外兼修。
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,由三丰祖师所创。十三势是由起势、抱球势、单推势、探势、托势、扑势、担势、分势、云势、化势、双推势、下势、收势等十三组动作组成,这十三组动作含有吐纳导引、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。同时,这十三势动作也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而编织而成的。八脉与五脏相连,整个套路涵盖了五脏八脉,以及五步八法、功防十三组合,融合了道家养身丹术。因此被称为“太极十三势”。
太极十三势的动作要领是:虚灵顶颈,含胸拨背,沉肩坠肘,舌顶上腭。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,意与气合,气与神合,六合之中,神形具妙,动作之中,绵绵不断,如行云流水,松沉自然;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,刚中带柔,柔中有刚,刚柔相含,含而不露;呼吸之中,开合自如,升降自然,深细长匀,息息归根。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,意义深远,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,秘传之法。
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:
第一式 仙人放剑
(1)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,两膝自然弯曲,双手臂环抱于胸前,掌心相对,微做垂首状。肩下沉,腹内收,腰要塌,胸要含,背要拔。凝神静息。
(2) 左脚站稳,右手下放至左掌下方,形成“抱球状”,眼看两手。
(3) 右脚向前方踏出半步,两手向前放开,与胸齐高,掌心向前。
(4) 右脚不动,左脚跟随上前,形成左剪刀步,左腿伸直前探,左脚尖向内扣朝向右方,右膝弯曲,脚尖外撇约40度角。同时,两掌收至步型定位之间,右掌下按,左掌前推。
(5) 左腿再次弯曲,脚尖向外展开,两手握成空心拳靠拢。
(6) 再将腿脚移到右剪刀步,两掌左下按右前击。
第二式 乾坤盘球
(1) 两脚大开马步,脚尖微向外撇。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。
(2) 重心左移至左腿,右手下降至左掌下方,形成“抱球状”,掌心相对。
(3) 重心右移,右手托移至右侧,左手下降至左下方。
(4) 右手翻腕,手心朝下,左手移至右下侧,形成“抱球状”。
(5) 重心再向左移,右手收至右下方,左手移至左上方,形成“抱球状”。
说明:以上是一个连贯动作中的一个“盘花”即“盘球”动作,需要连续做出“十三盘花”,至少也要做“四盘花”。同时,做架时,两腿的重心移动以膝关节为重点,踝关节为支点,进行左右重心侧移。
第三式 美人照镜
(1) 左脚踏进一步,形成“左前旁门”步位,左臂上举于头顶,左掌上照,掌心向上,掌指向左,右掌以掌缘击向中盘。
(2) 左脚再次踏进一步,形成“右旁门”步位,右臂上举,左掌击出。
说明: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,则为“一活架”,可连续行“五活架”到“十三活架”之间。
第四式 顺水推舟
(1) 左脚踏进半步,两臂抱于胸前,掌心相对。
(2) 两腿不动,两臂上抬,两掌吊于头顶。
(3) 两掌推向中盘,左脚踏进半步。
(4) 右脚踏进半步,两掌下击。
(5) 右脚踏进半步,两掌前推中盘。
说明: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一次,称为“一活架”。可连续行五活架到十三活架之间均可。
第五式 金鸡独立
(1) 左脚踏进半步,膝略弯曲,双手臂平摊腹前。
(2) 左脚踏实,右脚抬起膝盖,形成右独提膝式,两掌挂“太阳”。
(3) 转身,右脚踏实,左脚抬起膝盖,形成左独提膝式。
说明:以上两腿左右上提为一活架。可连续行五活架到十三活架之间。
第六式 单鞭救主
(1) 左脚踏进一大步,双手臂环抱于胸前,掌心相对。
(2) 左脚后撑,形成左弓字步,左掌上照,右掌下降。
(3) 右脚踏进,形成右弓字步,左掌下拂,右掌前推。
说明:以上左右启动各行一次,称为“一活架”。可连续行五活架到十三活架之间即可。
第七式 倒骑玉龙
(1) 下蹲,两手垂于腰部两侧。
(2) 右脚退撤,形成左弓字步,左手上抬至头顶上方。
(3) 左脚撤回,形成右弓字步,两手臂垂直下降。
说明:以上左右后撤形成弓字步,称为一活架。可连续行五活架到十三活架之间。
第八式 双风贯耳
(1) 分开双腿站立,曲膝成马步,两手垂于胸前下方,掌心朝下,掌指向前。
(2) 重心左移,右手上抬至左胸上方,左手下降至左腹下方。
(3) 重心右移,右手托至右侧前方,左手下降至左腹下方。
说明:以上左右启动各一次,为一活架。可连续行五活架到十三活架之间均可。
第九式 顺风摆柳
(1) 分开双腿成外八字步,两掌垂于胸前下方,掌心向下,掌指向前,屈身垂肩,低头下视,蹋腰沉体。
(2) 左脚不动,右脚移至左脚内侧,形成左游龙步,同时左右掌向上吊起(掌背根部为重点,掌心朝下,掌指向前),直至头顶上方。眼随手转。
(3) 左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,形成右弓字步,左右掌同时下按作前推状。
说明: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,为一活架。可连续行五活架到十三活架之间。
第十式 叶底看桃
(1) 分开双腿成外八字步,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,掌心向下,掌指向前,眼看前下方。
(2) 双膝下蹲,两手移至上腹部前方,交叉合并,左掌在上,右掌在下(掌心向上),眼看两掌。
(3) 两手继续向面部前方抬起作环绕状(掌心相对,左臂在内,右臂在外),眼随手转。
(4) 两手再次环绕,并向两侧绕动,当绕动一周即360度,并降至身前两侧时,将两手掌心外展以进行二次绕圈。
(5) 两手再次绕圈,动作与第一次相同,但左臂在内,右臂在外。
说明:以上两手臂左、右前推下送各进行一次,称为“一活架”。可连续行五活架到十三活架之间。
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
(1) 分开双腿成外八字步,两膝略曲,两臂抱于胸前,掌心向下,掌指向前,眼看前下方。
(2) 左腿不动,右脚移向左脚内侧,形成左丁字步,左脚尖虚点地面,左掌托至左侧前方,右掌拂至右腹下方,手掌交错时左臂在内,右臂在外。
(3) 右脚固定,左脚移至右脚内侧形成右丁字步,两掌以掌心为重点,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,并先抵达胸前停顿后再叹气。
说明:以上左右踏步各进行一次,为一活架。可连续行五活架到十三活架之间。
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
(1) 分开双腿站立,曲膝成马步,两手垂于腰部两侧,掌心向下,掌指向前,眼看前下方。
(2) 双膝下蹲,两手移至上腹部前方,交叉合并,左掌在上,右掌在下(掌心向上),眼看两掌。
(3) 两手沿上方进行环绕,并先下移至胸前停顿,然后双手再次沿上方环绕,并经过一定的路线移至身体两侧。掌心外展。
(4) 两手第二次进行环绕,动作与第一次相同,但此次左臂在内,右臂在外。
说明: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(手),二行右臂(手)在内各一次,为一活架。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。
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
(1) 摆架时站立,根据年龄和体力等因素选择内八字步、平行步或外八字步。
(2) 分开双腿,两手垂于腰部两侧,掌心向下,掌指向前。缩身垂肩,低头下视,虚胸实腹,蹋腰沉体。
(3) 凝神静心,忘记呼吸,使用鼻子缓缓深吸气,使气息慢、细、匀、长。两手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吊起,掌背为重点,掌心朝下,掌指向前。
(4) 两手以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,先停在胸前待下动叹气。
(5) 使用鼻子排出体内的杂气,一次性地叹气,两手同时下按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