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养生防病小常识 注意养阴早起早睡

秋季是疾病高发期,因此在这个季节,我们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持健康。常有人说预防疾病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,这句话是对的,只要做到健康养生,就可以有效预防疾病。那么如何在秋季进行养生呢?下面是一些秋季养生防病的小常识。

秋季防病小常识

调节运动

秋季天气清爽,气候干燥,因此要多呼吸新鲜空气,在清凉的晨风中散步、跑步,这不仅是进行“空气浴”,还接受了耐寒训练,使身体能够适应寒冷刺激,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。此外,郊游登山是适宜秋季的锻炼项目,不仅增强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,还增加肺活量和心脏收缩力。

调节湿度

秋季带来了许多冷空气,将空气中的水分吹干,所以一到秋季,我们会明显感到空气变得干燥,常常口干舌燥,皮肤也会干燥。因此,我们应该保持室内湿度,多喝水。

中药调理

根据秋季的特点,可以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类制剂。此外,还可以服用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,如西洋参、沙参、麦冬、百合、杏仁、川贝、胖大海等。对于阴虚体质的人,可以使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、大补阴丸等。如果出现皮肤干燥、口舌生疮、咳嗽、脱发等症状,即“秋燥”,可以适量选用滋阴润肺的补品或草药粥。例如,用沙参、百合、银耳、芝麻和粳米煮粥,早晚食用,可以起到润肺生津、养阴清燥的作用。

调节情绪

秋季是万物凋零的季节,所以在这个季节里,我们会看到大自然开始沉寂,难免会感到悲秋的情怀。因此,我们很容易感到伤感、忧郁。在这个时候,我们应培养乐观的情绪,让自己开心起来,多出去走走,享受秋季带来的凉爽。

调养起居

秋季白天炎热,夜晚凉爽,温差较大,应根据需要适时增减衣物,防止受凉感冒。为了增加人体在冬季的抵抗寒冷能力,呼吸道抵抗力较弱易患气管炎的人们,应特别进行秋季锻炼,使身体顺利过渡到寒冷的冬季,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寒能力。此外,早睡早起有利于收敛精气,使肺不受秋燥的伤害,保持充沛的活力。

调节饮食

遵循季节变化的规律,科学饮食,通过食疗调养身体,是非常有效的。在夏季过后,暑气消退,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强,因此在这个时候必须控制饮食,以免伤害肠胃。饮食应以“滋阴润肺”为主要原则,并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。多食用芝麻、核桃、糯米、蜂蜜、甘蔗等食物,可以滋阴润肺、养血。少食用葱、姜、蒜、辣椒等辛辣食物,多食用柑橘类水果、山楂、新鲜蔬菜、酸味食物。增加水分摄入,多吃水果和绿叶蔬菜。年老胃弱的人可以早晨喝粥,以保护胃,并增加津液。

慎食瓜果

夏季食用大量瓜果虽然不会导致脾胃疾患,但会降低肠胃的抗病能力,因此在秋季再大量食用瓜果,势必会增加湿邪对脾阳的伤害,脾阳无法运化水湿,导致腹泻、腹痛、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。因此,秋季应该少吃瓜果,脾胃虚寒的人更应禁止食用。

早睡早起

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,早起可以舒展阳气。近代研究表明,适当早起可以减少血液凝结的机会;起床前适当活动一下全身,对预防血液凝结也有重要作用。

加强锻炼

秋季的天气越来越冷,因此在这个季节我们可以适度增加锻炼。秋季养生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,每天早上起床后最好出门锻炼一下,跑步、打球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。锻炼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,还可以预防各种疾病。

调理脾胃

立秋之后应尽量少食寒凉食物和生食大量瓜果,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更要谨慎。夏秋之交,调理脾胃应注重清热、健脾,少食多餐,多吃熟食、温软易消化的食物。少食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,清泄胃中的火气,让体内的湿热之邪通过小便排出,等胃火退后再进行补益。

健康饮食

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。年老胃弱者可以采用晨起食用粥的方式来益胃生津,例如百合莲子粥、银耳冰糖糯米粥、杏仁川贝糯米粥、黑芝麻粥等。此外,还应多食用一些酸味水果和蔬菜,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这对肝脏和肺部的健康非常有益。

适时进补

俗话说:“秋季进补,冬季打虎”,但补品的选择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。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补虚,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。不同的虚症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之分,必须针对症状服药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另外,补品的摄入要适量,不要用药代替正常饮食,推荐食补。秋季的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,如乌骨鸡、猪肺、龟肉、燕窝、银耳、蜂蜜、芝麻、核桃、藕、秋梨等。这些食物与中草药相结合,功效更佳。

注意养阴

秋季天气干燥,因此在秋季养生中应注意养阴。秋季养阴的方法有:第一,多喝水,补充夏季流失的水分。第二,多接触大自然,漫步在田野、公园中,有助于养阴。第三,避免过度出汗,过多的汗液会损伤体内的阴气,因此在秋季锻炼时要适度。

预防秋燥

秋季由于雨水较少,天气干燥,人体容易受到“秋燥”的困扰。中医认为,燥易伤肺,秋季与人体的肺部相连,肺气过旺会导致体内津液不足,出现“干燥症”如皮肤干燥、咳嗽等。预防秋燥的关键是饮食调理,适时选择润肺清燥、养阴生津的食物,例如梨、甘蔗、荸荠、百合、银耳等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