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筋动骨一百天 中医调养有讲究

伤筋动骨,中医调养的讲究

中医将"筋"和"骨"视为同等重要的部分

"伤筋动骨一百天"其实只是中医治疗筋骨损伤中“筋骨并重”原则的一部分体现。中医治疗筋骨损伤需要根据病人的年龄、职业、伤情、骨折部位、身体状况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,进行治疗和康复。总结起来,中医治疗骨伤疾病遵循四个原则:动静结合、内外兼治、筋骨并重、医患合作。

动静结合

在伤势初期应完全静养,避免受伤部位承重或移动,待伤处自身修复达到初步连接后,可以通过适当活动帮助恢复原有的弹性和韧性。但是过于静养,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也不行,这可能导致关节僵硬、功能障碍等问题。

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伤情尽早开始恢复性锻炼,但要避免过分活动,以免留下后遗症。例如,手指肌腱断裂经手术缝合修复后,在术后第一周即可对伤指进行轻度的被动牵拉活动,能有效降低肌腱粘连发生率。

另外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,受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,伤处需要“温养”。例如最常见的踝关节扭伤,要避免冷水冲淋或受风着凉,最好佩戴护踝,否则容易导致局部遗留隐痛、天气变化时足踝不适、易于反复扭伤等后遗症。

内外兼治

内指全身,外指局部。中医认为,肝主筋,肾主骨。在损伤早期,通过内服活血化瘀的中成药,可以减轻肿痛等症状;中后期则通过补益肝肾、强筋壮骨来促进恢复。

以崴脚为例,经医生检查排除骨折脱位后,重在局部外治法。

早期可服用三七胶囊、云南白药、桃红四物汤等活血化瘀类中成药,配合局部外敷消炎散,佩戴护踝、支具或石膏固定;中期可服用和营止痛汤、新伤续断汤等,继续固定,每天多活动脚趾、膝关节及小腿肌肉;后期可服用舒筋活血汤,纠正不正确的走路姿势,选择更舒适的鞋子,防止再次扭伤。损伤的中后期均宜用盐包热敷伤处,加入少许生姜片或葱须,活血效果更佳;还可以用加入白酒或醋的热水泡洗后,按摩伤处三五分钟,以感到酸痛痒为度。

筋骨并重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骨为干”,“筋为刚”,筋骨并重是指软组织与骨的调治,二者不可偏废。骨折早期治筋,利用筋对骨的牵拉、约束作用,更有利于达到骨折复位的目的;中期调理筋,可以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,促进骨折愈合、筋脉柔和畅通;骨折后期养筋具有疏通经络、滋养筋脉的作用,促进骨折肢体功能恢复。

医患合作

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的相互配合。患者要听取医生的建议,在伤损早期和中期要坚持固定伤处,坚持抬高伤处肢体消肿,给软组织充分的休息时间和环境,并在医生指导下敢于进行伤处肌肉收缩的锻炼,后期在支具保护下进行锻炼、按摩和熏洗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