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道人首先要善良,要摒弃杂念,使思想回归正轨,从正轨到停止思虑,再从停止思虑至无念。正所谓“一念不生,寂然不动”。在修道过程中,杂念最难除去,千万念头纷纭而难以止极。越是想要除去就越不能除去,越是想要停止就越不能停止,就像刀在水中断了水流却更加流淌。对此,首先可以用斩截的方法来应对!妄念的产生在于识根,将识根斩截,就能够无心对境,或者转变为智慧,从而对境无妄。妄念的生起在于妄尘;想减少妄尘,就先要净化六根。当六根清净解脱时,便没有了六尘;没有了六尘,就没有了六识;六识既无,则真正的心能够显现,妄想杂念也自然消失无踪。
其次,可以用觉照的方法。古代真人说过:“念头起来就觉知,觉知之后就消失。”佛家常说:“念头起来就是病,念头不续就是药。不害怕念头的产生,只害怕觉知的迟缓。只要对一切事情都无所执著,心无所在,就可以无念。没有念头的念头,就是正念;当正念出现时,识念自然不会被污染。正念只需要一个,就可以让念头不再产生,没有念头即没有生,没有念头也没有灭;从而逐渐进入止念的境界。念头停止于寂静,融入其中,安静无动;无人无我,没有天没有地;自然清虚如明云,寂静如如,进入了真正无念无息的大定的境界,与道合一。清净子的诗中写道:“妄念难于神边,神边六贼乱心田,心田既乱身无主,六道输回在眼前。”
修道的人,若能达到念头不动的境界,或者一念不生,便会时刻得到福报,一天有一天的福气,一个月有一个月的福气。这需要通过不断修炼才能逐渐达到,并非一次修炼就能够成功。理论上可以突然开悟,但修炼需要渐渐来!见到卵就求鸦雏,见到婴儿就求勇士,从古到今没有这样的事情。而当修炼达到一定程度时,自然会有言语中断、心行路绝的时候,能所忘记,色空都消失,毫无拘束和疑惑,没有染污和执着,这时便可以进入真正无念无息的大定的境界。六祖说过:“惠能无技俩,不断百思想。”这是六祖的境界,不是初学道的人可以说得到的。因此,初学修道的人需要以无念为起点。无念的起点是先求简化念头,简化后便可达到一念,将一念专注,再简化便可实现无念!吕祖说过:“无念才能静,静中气自平;气平息住,息住自归根。归根见本性,见性始为真。”因此,无念实际上是修道者必须具备的重要修炼内容。
念头的产生完全是因为心向外放驰,将外放的心收回至内在的空间,一放即收,久久练习,便能达到念闲不起的境界。这便是古人所说的“退藏于密”!孟子说过:“学问的道路没有别的,只是求能够安宁心灵。”这个“求入心”的诀窍,就是修道者的关键之一。心不放出去,就能够保持存在。放出去就会产生念头,保持即停止念头。观察念头的起点、产生和停止的地方,便能够找到“本心”和“真心”所在。真心和本心只是一点灵明,虚静寂照,无声无味;一旦产生活动,就会产生念虑;念虑一起,真体就失去了。在这里认识心,只是心的运用,而不是心的真体。陆约苍说过:“看前一念过去,后一念未来,这两者之间就是无念。想要一眼认定并不容易,更不要放弃。通常情况下,当心地清净时,一动就觉知,觉知即转变,转变即消失。在此处观察心,只是心的运用,而非心的真体。”尹真人的诗中写道:“灵光终夜照河沙,凡圣原来共一家,一念不生全体现,六根尘动被云遮。”六根不动,念便不生,六尘也会自然消失。念的产生即是妄念,停止念即是真念。停止念的关键就是寻找念头不产生的真体,从而彻底认知本来面目,实现初入圣道的成就。
一念的产生会引发一种害处,因此圣贤常以无念为宗旨。圣人如果有念头,便会陷入疯狂,疯狂克制了念头便是圣人,疯狂和圣人的区别只在于一念之间。仙人和凡人的区别也是如此。无明即是念头起,断除无明即是停止念头。停止念头的方法是克念法。克念法有从行动上克制的,有从理性上克制的,有从心理上克制的。虽然方法不同,但归宿是一样的。以从心理上克制为最好的方法,直至万念俱无,一念不起,就达到了道的境界。洪自识说过:“念头产生时,就觉察它向欲望的方向前进,这时要迅速地转变方向。一旦觉察到,就要转祸为福,夺得生机不顾一切。总的来说,当心地清净时,只要一有动静就觉知,觉知即转变,转变即无。其次,可以运用观心法。观察心不动,念自当止。再观察一念未起之前,念自便不会继续。如有句谚语:“观心心不存在,心无境自空。如果从运用心来停止念头,就像是往火上加油一样!
修道者希望消除烦恼和焦虑,首先需要做到不产生烦恼的心,不产生贪求的心,不产生妄想的心。一旦有妄想的心,即使明知不可能,也会出现不切实际的幻念。一旦有需求的念头,即使成为天子、富有四海的人,也无法解脱贪心的烦恼;一旦有烦恼的心,即便处于仙境或天宫,也无法摆脱纠缠于尘世。三种心态斩断后,心地才能清静,一念不生。即便不能做到完全没有念头,依然可以做到“一念齐心,永不旁务”。进一步的办法是将心意投入虚无,不绩不随,实现无念的境界!
六祖说过:“凡夫即烦恼,烦恼即菩提。”凡人实际上是真正佛性的种子,烦恼是至高无上的菩提。超凡进入佛道,入佛位,即使在佛与凡人之间没有区别。这时的大慈大悲已经达到了无上的成就。用烦恼证明菩提,也能够增加菩提的境界。再进一步,菩提不再被菩提所局限,转向烦恼的境界,这就是“汤中行”。然而,到达这个境界并不容易。张拙有偈谓:“断除烦恼,反而增加病症;趋向真如,也属邪见。”与憨山**所说:“想起了菩提,烦恼即成就。”这也是烦恼就是菩提的又一注释。修道者根据此参悟修道。
六祖还说过:“前念迷了即凡夫,归顺悟了即圣人。”凡夫和圣人之间只在一念之间的迷悟;迷即凡夫,悟即圣人。此乃非常简易的事情,只要一念的转变,就能够立刻完成。老子教人“能像婴儿一样吗”?孟子教人“不失去孩子般的心”,佛教教人“寻找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性”,都是教你向后退转,向内收敛,不向前奔驰,不向外追求;因为向前向外就是迷,向后向内就是悟。婴儿、孩子和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性,都是无境无相无念无心意识的本体。因此,六祖接着说:“前念依附于境相就是凡夫,后念脱离境相就是菩提。”这是说对境相有态度即是凡夫,对境相无念即是菩提。对境相有思绪即是凡夫,对境相无思绪即是菩提。凝视境相即离开,一离开就减少;前念就减少,后念不产生;心和境泯灭,内外无差别,如如不动,一气浑然,就能够进入真如境界。我们必须要知道,境相是从有上建立的,而道则是要向本性生去!领悟老子的无名之道,则本来是无心和无物质,何需有处惹尘埃!我们可以获得衣钵。
如果能够体悟无止境的事务乏味,人生可必追求!然而,世人忙忙碌碌直到老去,大致都不肯停下脚步。正如古语所说:“与世俱来忙里过,谁肯在死前休!”因此,古人说过:“即刻休,便是休;欲觉了时就无了时。”只是现在休息就是休息,我们希望立刻上了断缘,死心学道,找到一个停歇的地方,其实并不是容易的事情,也不是难事。如果能够休息的话,即刻便是!如果无法休息,即使千万年过去,我们依然是现在的自己!